close

「不要、不要、我!不!要!」

孩子的這句話真是惹惱無數父母,
當他說第一句:不要!
你可能會有耐心的解釋;
第二句::不要!
也許你會忍著怒氣再說一次;
第三句:不~要~ 
你會怎麼樣呢?

午休前到幼幼班走走,
正和孩子們一起抱抱聊天時,
一個可愛的小男生站到我面前討抱抱,老師趁機告狀,說他最近走路雙手都放在口袋,好幾次失去平衡跌倒,講了很多次他都不改。

我想都沒想,就用我常用的正向引導那招,對他說:我們走路要小心不要跌倒好不好?
他:(點頭) 好
我:我們的手放在口袋跌倒好多次對不對?
他:(點頭) 對
我:我們的手放在兩邊走路都不會跌倒是不是?
他:(點頭) 是
(見他點頭點了三個....慢慢進入引導......正是好時機)
我:所以我們把手拿出口袋走路好不好?
他:(搖頭) 不好
(什麼!!! 竟然好大的膽子說"不好".....這招沒有失敗過好不好)

我把上述的引導重新說一次,
講到最關鍵那句 ” 所以我們把手拿出口袋走路好不好? ”
他還是給我搖頭說: " 不~好~ "
我決定!
鍥而不捨的第三次跟這小子過招。

第三次,講到最重要的那句, 我加了幾個字
我: 所以我們把手拿出口袋走路, 否則你快跌倒時手來不及抓住牆或老師, 會容易跌倒, 好不好?
他: (終於點頭)好

天啊!要是以前的幼幼班沒二話好說,早就點頭了,
現在的幼幼班真的不是好呼弄,
但根據他的反應,
我相信他真的認真在聽我說什麼!
而且覺得有道理才真的去做。

孩子與大人的立場不同,
大人是「要求小孩做對的事情」
但小孩是「他喜歡做的他就會去做」

當我們覺得跟孩子有溝沒有通,那麼,一定是沒有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說明。

當他們的行為會有危險時,
大人的溝通方式通常會跳過重點,
直接要求小孩去做到結果。

你必須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讓他明白,「危險大於喜歡時就得放棄喜歡!」,他才會真的去認同,而不是大人自己覺得「有跟孩子講道理」就夠了的自我安慰模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acher 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