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許多父母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半之間,會開始明顯感受到他們情緒的變化,這時期的孩子哄一哄也許還行,但漸漸長大後,有些情緒比較容易過不去的孩子,會越來越難搞,而這樣的狀況,又通常出現在聰明、學習表現良好的孩子。

 

當他們決定「鬧」起來的時候,真的是步步逼近大人的崩潰點啊!

 

這學期一直和一位脾氣頗難掌控的小孩戰鬥,她從所謂的「開學症候」升級到「開學退步症候」,也就是放假放完,所有基本規矩全部消失殆盡,變得特別黏人,無法接受老師一點點的指責,有時只是一個簡單的指令:「妳沒把自己的外套折好,趕快折好放入櫃子裡。」這樣會被她放大成老師說她不好,無法接受,發脾氣抵抗怎麼也不願將她那件外套折好起來。

 

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,她會卡在一件件小事上,固執堅持的抵抗,還懂得用撒嬌這招,強賴在老師的身上,要老師的注意力只在她身上,老師好言好語哄著,陪著她一起完成沒做好的事情,也用過強硬的方式要求她,告訴她:「等妳將老師說的做到後再抱」,但是………通!通!沒!用!

 

因為看到太多次她的老師試圖與她溝通,連在我和她接觸時她也是軟硬不吃,油鹽不盡,一有機會就鑽進我懷裡要我抱,要不然就用手搭著我的肩膀和我說話,想跟我套交情,直接將我跟她約定的方式自己打折扣。並且已經有了小聰明,和老師約定好好的後立即反悔,還會用肢體和老師推拖拉扯,非常排斥在犯錯後回到班級團體,從犯了錯的彆扭到恢復期需要非常長的時間。

 

我慢慢分析小女孩的行為,基本上有三個階段狀況:

 

  1. 平時表現良好,當遇到被老師指正的事情,面子拉不下來,就故意跟老師作對。但又知道自己做錯,所以會鬧脾氣、撒嬌,希望老師不要生氣或處罰她。
  2. 當她拖了一段時間,老師開始嚴厲的指責她,或要求她進教室,她會因自己的不乖行為將被大家知道,再次跟老師反抗。
  3. 如果老師想花更長的時間企圖跟她說道理,她就開始有完全放棄配合的行為,不再有回教室的想法。似乎覺得已無法挽法形象,乾脆不回去,連最愛的說故事時間也不在意不想參與了。

 

 

「停止情緒打結」 是我給小女孩的處方,當小女孩開始鬧情緒時想拉著我要我抱時,我會這麼做:

1. 把她的手拉下來變成我握著她的雙手(找回主控權)

2. 知道她不想一直被指責,就直接把做對事情的方法告訴她。

   清楚簡短的告訴小女孩:「妳現在不是因為做錯事情而和老師說話,老師現在想教妳一件事『如何把外套漂亮的帶回她的家,而不是醜醜的一團回她的家。』」

3. 給她離開情緒的方式

當我知道她已經氣呼呼,什麼都聽不進去時,我會給她準備一條上面打了很多結的繩子。先不對她做太多的勸導,只是請她幫我把繩子上的結打開,全打開就可以回教室了。如果那天她的情緒固執的嚴重,是在「放棄」做回她自己的狀態,我就會多給她幾條繩子解開上面的結。

 

如此幾次下來,她很自然地接下我給她的繩子,速度快了不少,情緒的恢復也同步快了不少。藉由繩子上的結,讓小女孩有情緒的發洩,也有了緩衝的道具。

 

 

 

 

Teacher Grace’s Time:

我觀察到她是會自我修正的小孩,這是非常難得的。這個女孩非常聰明,她知道自己做錯了,就不用在她的情緒上再去澆灌太多的語言,在她打開一個個結的時候,能無形釋放她情緒上的結,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憋扭,她想要自己是好的是乖的是棒的小孩,但是在成長的路上,誰能完美的不犯錯?但是,小孩畢竟是小孩,發脾氣和固執起都是一樣的,甚至更強烈。

 

在大人的世界裡,一旦我們認定了某件事情,就很難改變看法。所以當你失敗了, 感到意氣消沉是很自然的。但是你不能允許自己相信自己不可能成功,你要和那種無助的感覺鬥爭,要重新控制局面,而且必須在這種負能量開始循環前就打破它,在小孩子的世界裡,是我們這種情緒的放大一萬倍。

 

觀察小女孩,她的父母都對她非常的關注,所以有著足夠的愛與關懷,但是會因為小女孩一直以來都是很乖很棒的表現,而在她鬧脾氣時多順著她。所以造成她只承認好的那一面,當她有不乖不配合的行為發生時,她堅持自己是好的,不應該被大人指責的固執就出現了,慢慢演變成一點點的小事她都聽不進去,只想聽大人說她是好的,她是乖的,她是最棒的。

 

爸爸媽媽們記得我之前說過教小孩時要有「一致性」嗎? 不可因為小孩很調皮,就在小孩犯錯時加重處罰;同樣的,不能因為小孩平時很乖巧,就在小孩犯錯時輕輕放下。一致性的管教方式是父母在每一件事都要堅定而溫和的與孩子堅持,將決定權拉回在大人身上,以減少孩子犯固執、鬧脾氣時的情緒打結。

arrow
arrow

    Teacher 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